查看原文
其他

国医大师从不吃此物!不听劝的,再多钱 再好的医生都救不了你

2017-09-06 名家名方

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矫健,83岁还能登上鸟巢顶的天梯游览,对于国医大师雷忠义来说,这些都要归功于他养生有道。

养生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吃什么好,但是却忽视了不该吃什么。雷忠义讲究饮食清淡,特别注意饮食结构。他认为,肥甘厚味影响脾胃功能,易致湿生痰,有三样东西他是绝对不碰的:动物内脏、肥肉,和糖。


一、动物内脏


爆炒鸡心、熘肝尖、红烧肥肠……对于中国人而言,心、肺、肝、肾、肚、肠和禽类的胗(胃)等动物内脏是餐桌上的常客,而且吃动物内脏的好处说起来一箩筐:比如含有丰富的铁,补血效果无敌,维生素、蛋白质喝微量元素元素的含量也相当高。但对于中老年朋友老说,吃动物内脏的危害比益处更大。


很多内脏的作用是过滤毒物的,不但本身容易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且没处理好的话很多动物体内也会残留毒素。比如肝脏是代谢器官,而肾脏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积的部位。 现在饲养动物,都得加饲料,有些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都会集中出现在内脏中。

毒素含量高这还是其次,最致命的是,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相当高,有高血脂、高血压、痛风、胆囊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朋友,吃了很容易加重病情。就算暂时没有这些疾病,一旦吃过量,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还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务必控制量

如果注意吃的方式,想吃也是可以的,但有一条红线,绝对不能过量。想要健康吃内脏,下面6个要点记牢了。


1、选用健康动物的肝脏,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肝脏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动物的肝脏为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开处。


2、心和胗是相对安全的动物内脏,心脏不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胗储存和磨碎食物,也不参与吸收,而且和食物间还隔着坚硬的内皮,污染较少。

3、健康人每月吃一两次。喜欢吃肝、肾等内脏的健康人,按此频率替代肉类,每次不超过100克。以肝来辅助治疗贫血、夜盲症、干眼病等疾病,或给孩子做辅食的,每次最好不超过20克(满满一汤匙肝泥)。


4、清洗干净,彻底煮熟,别追求滑嫩口感。肝、肾受毒素污染的风险较高,肺、肚、肠中可能有病原微生物,在烹饪前都要彻底洗净。比如洗猪肝时,先用淡盐水浸泡2至3小时,再放清水里泡一会。洗鸡肝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无血水后切片,放到加了花椒和醋的清水中浸泡能有效祛除毒素。


5、特殊人群慎选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将猪大肠内的油脂刮净,防止脂肪摄入过多;肝、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胆囊疾病等患者要少吃;内脏普遍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要避免食用。


6、与高纤维蔬菜配着吃。如海藻类、芹菜、豆芽、韭菜、白菜等,既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又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二忌肥肉


肥肉这个不用多说什么,是三高人群的大忌,东坡肉、红烧肉、蒜泥白肉、梅菜扣肉之类的,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很多中老年朋友偏偏就好肥肉这一口,为了健康,最好还是戒掉的这个爱好。

肥肉主要由脂肪组成,当人体摄入这些脂肪后,一些脂质容易在血液中沉淀,加重血液循环的负担,慢慢地就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肥肉还会刺激消化道收缩,可能减慢胃排空、加重便秘,也可能加速肠胃蠕动,导致腹泻加重。


那不吃白花花的肥肉就行了吗?错错错!猪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鸡翅、肉包子等,都是隐形肥肉。

炖肉减脂

如果偶尔想吃肥肉解解馋,建议吃炖肉。日本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萝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


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荀晓霖团队曾对五花肉在烹调过程中的脂肪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在2.5小时的烹调过程中下降达40%~51%。

总之,推荐用煮、汆、拌等方式做肉。如煮排骨或肉汤,三高人群可提前煮出来,放凉后把上面油脂撇掉,然后再热透,可减少油脂摄入。


三忌:糖


我国2008年的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每天差不多要吃50克糖,相当于12茶勺(远超标准6茶匙左右)。


喜欢吃甜是人的一种本能,有时心情不好吃点甜便能豁然开朗,但是请注意:吃多了甜食,比吸烟的危害更大!中老年朋友是最戒甜食的人群了。


中老年人因胃肠功能渐弱,多食蔗糖类甜食会腹胀气滞,不利消化,影响食欲及营养的正常吸收,形成慢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而削弱体质;摄入蔗糖过多与摄入高盐、高脂肪一样危害大,不仅损害牙齿、导致肥胖,还会增加糖尿病、肾结石、痛风、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

而且请注意,糖不只是糖果而已,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隐形糖: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还有我们认为几乎不含糖的蛋糕、饼干、面包……随便在商店买一杯饮料,吃一个面包,轻轻松松就超标了。

蜂蜜代糖

实在想吃甜怎么办?不妨用蜂蜜代替糖,但每天都可以用一小勺(糖尿病人除外)兑温水,或者放在粥里。


蜂蜜虽也称蜂糖,但它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这两种单糖,双糖的蔗糖含量仅在4%以下。单糖类进入人体胃肠道后不需转化就被直接吸收为营养物质,不会积累而造成脂肪堆积,所以不会得富贵病类系列疾病。


动物内脏、肥肉、糖,83岁的国医大师早早戒掉了。建议中老年朋友都试着尽量少吃。


这就像雾霾对健康的影响,一天两天没什么感觉,但是经年累月下去,危险就离你不远了…


都被你看过了

点个赞再走嘛🙈↓↓↓

名家名方最新福利,免费领取皇家养生,识别二维码即可领取,先到先得!

其他人都在看


它是餐桌上的黄金降压药,名医一周吃三次,血压从170降到110


每天一个蛋,竟能从头补到脚!但万万不能这样吃,否则…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金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